股息率超过139%,市净率低至0.7倍,股价持续暴涨,这估值太逆天了!
最近港股持续走强,我也是买了一些港股的股票,其中一个是机器人股,都涨的很不错。
今天我复盘了下港股的股息率,发现真的是太低估了,真的是后悔没早点发现啊!
第一家:华晨中国,股息率139%,市净率0.76倍;
第二家:亿都, 股息率110%,市净率0.64倍;
第三家:陆控, 股息率57%, 市净率0.2倍;
第四家:周大福创建,股息率31%,市净率0.78倍;
第五家:康基医疗,股息率23%, 市净率3倍;
第六家:海伦司, 股息率23%, 市净率1.7倍;
第七家:远东宏信,股息率18%, 市净率0.48倍;
第八家:南旋控股,股息率15.8%,市净率0.76倍;
第九家:佐丹奴国际,股息率15%,市净率1.1倍;
第十家:东软睿新集团,股息率14%,市净率0.72倍
第十一家:朝聚眼科,股息率14%, 市净率0.87倍;
第十二家:美的置业,股息率12%, 市净率0.15倍;
港股的估值确实低到吓人啊,以上这些公司,大多都是市净率严重破净,但是股息率还非常高的股票,这里面还是有一些知名企业的,这些股票就算是持股收息收益也非常不错的。
这种超级低谷的市场,其实也给投资者了更高的安全边际,更多的机会,就拿这个华晨中国来说,只要是提前发现,一年下来能获得几倍的收益。接下来要好好研究研究港股了!
今天我复盘了下港股的股息率,发现真的是太低估了,真的是后悔没早点发现啊!
第一家:华晨中国,股息率139%,市净率0.76倍;
第二家:亿都, 股息率110%,市净率0.64倍;
第三家:陆控, 股息率57%, 市净率0.2倍;
第四家:周大福创建,股息率31%,市净率0.78倍;
第五家:康基医疗,股息率23%, 市净率3倍;
第六家:海伦司, 股息率23%, 市净率1.7倍;
第七家:远东宏信,股息率18%, 市净率0.48倍;
第八家:南旋控股,股息率15.8%,市净率0.76倍;
第九家:佐丹奴国际,股息率15%,市净率1.1倍;
第十家:东软睿新集团,股息率14%,市净率0.72倍
第十一家:朝聚眼科,股息率14%, 市净率0.87倍;
第十二家:美的置业,股息率12%, 市净率0.15倍;
港股的估值确实低到吓人啊,以上这些公司,大多都是市净率严重破净,但是股息率还非常高的股票,这里面还是有一些知名企业的,这些股票就算是持股收息收益也非常不错的。
这种超级低谷的市场,其实也给投资者了更高的安全边际,更多的机会,就拿这个华晨中国来说,只要是提前发现,一年下来能获得几倍的收益。接下来要好好研究研究港股了!
複製了一篇文章,覺得非常好,中概股美股IPO撈金術,"妖股"的流水線,大家抓緊做空,時間不多了!
$因立夫 (INLF.US)$ ,,1. 發行規模小於2,500w美元,小規模方便莊家「圍飛」控盤
2. 距發行價巔峯漲幅>499%的是妖王,>100%的是小妖
3. 且,做市週期已完成,即回撤>50%(股價漲100%,回撤50%就虧光了)
23年至今,共上市中概90只,拿掉De-SPAC和SPAC IPO,還有87只,直接說結論:
1. 多迷你盤,優質圍飛標的:87個標的中,超過八成(72只)發行規模在2,500萬美元以下,近七成(60只)在1,000萬美元以下,中位數僅820萬。小規模發行便於莊家「圍飛」(發行股票由莊家控制,方便日後操縱股價謀利)。
2.以非市場化資金滿足IPO發行額度:以$1000萬美金髮行爲例,有以下幾種方式:
- 實控人/關聯方/親戚好友資金
- 折價配售(或低至2折):莊家成本爲$0.8/股,實際公司到賬僅200萬美金(未扣除相關費用),因爲外國發行人(FPI)不用批季報10-Q,所以等年報20F補資金缺口,資金用途(use of proceeds)去到可見度不高/意義不明的地方
- 結構單: 類過橋貸款,大股東/實控人籤保底協議(~12%年化收益)
對於發行規模在$7500萬以下的公司,由於其Non-Accelerated Filer身份,無需遵從404條款中外部審計出具內控報告的要求,爲公司財務管理提供了較大靈活度,更重要的是,這類"規邊"配售的實質特點在於:表面看是股權分散的市場化發行,實際上是通過各種配售安排實現股權的完全控制。
3. 拉高出貨,高度一致的操作特徵:整體看,2倍左右的漲幅空間和6折以上的回撤深度,幾乎是一個標準模板(巔峯平均漲幅爲+197.1%,平均回撤-64.3%)。從上市日到巔峯日平均耗時143天,早於180天的首輪限售解禁期(因爲統計數據包含了23年上市的股票,所以某些品種做了至少二波的「市值管理」)。說明什麼?多快進快出,在解禁前快速拉升->出貨->歸「零」。
4. 收割週期極短,核心爲3-5天:一個典型的小盤股IPO項目,成本(含中介費用)爲【$200萬美元】,以$800萬發行規模爲例,莊家控盤200萬股(發行價$4美元)。
上市至今日均交易量爲27萬,交易額爲132萬美元(以中值爲準),按這個數計算,日均換手13.5%。"妖王"上市後約兩個月(64天)啓動行情,日均成交量爲市場的2.2倍多(60萬/27萬),成交額爲476萬/132萬=3.6倍多(拉升力度更大),巔峯漲幅650%(中值)。
5. 美股迷你盤IPO的核心在於"出貨"環節:說好聽點是找「流動性」的過程,說難聽一點是尋找合適散戶接盤的精心設計找韭菜。怎麼理解?迷你盤實質缺乏真實市場關注度,沒有外資機構投資持股背書,也缺乏專業做市商報價支持。
在實際運作中,這類股票的日常交投很大程度上依賴人爲維持(付費服務)。控盤方通過程序化對敲交易維持基礎交投/或幾個夜間交易員,營造市場活躍的表象。這個過程會持續到尋找到合適的出貨窗口,往往需要通過多種手段協同進行。
1.社交媒體精準引流策略:通過Telegram/WhatsApp等社交平台建立的投資群,通過信息差和社群氛圍營造稀缺性認知製造FOMO(害怕錯過)氛圍,或者利用小衆社群效應來帶動投資情緒,高效但成本較高。
2.引空策略:核心是在關鍵價位吸引空單,通過拉升觸發空頭回補,被迫回補的空單會轉化爲強力買盤,加速股價上漲。或者空頭獲利了解同樣提供大量流動性。ORIS、PGHL、長安能源(PTLE) $長安能源 (PTLE.US)$ 等標的表現可以看出這種典型特徵。
3.電子盤測試:前期通過換手交投數據刷單,製造活躍。在不同時段(包括盤前)通過小額賣單探測市場深度,當測試發現有理想的懲戒力度,再利用窗口大規模出貨。以做市商角度,能不能在電子盤階段引來流動性,基本取決於這幾個因素:歷史換手/機構持倉結構/期權活躍度/板塊效應等:
-歷史換手:經驗看,過去3個月日均換手要在15%以上。數據顯示這類股票在電子盤更容易激活做市商的報價義務。
-機構持倉結構:比如Citadel、Virtu這些做市商的持倉比例要夠大,一般要佔流通盤的8%以上。
-期權活躍度:期權成交量/持倉量(Options Volume/OI)比率高的股票,更容易在電子盤吸引高頻交易,因爲他們要對沖gamma風險。
-板塊效應:如果同板塊已經有股票啓動,其他標的電子盤流動性會顯著提升。數據顯示關聯度能達到0.7以上。
電子盤測試的流動性觸發成功率是一個概率分佈問題,而非必然結果,邏輯如下:
6. 已有品種步入合股階段,啓動下一波週期:
妖王:
- 閩東紅(ORIS) $閩東紅 (ORIS.US)$ :巔峯漲幅+1300%,回撤96.8%,上市第49天行情
- 星輝印刷(SFHG) $星輝新發展 (SFHG.US)$ :巔峯漲幅+500%,回撤95.1%,上市第55天行情
- 中金科工業(ZJK) $中金科工業 (ZJK.US)$ :巔峯漲幅+510%,回撤62.5%,上市64天行情
- 均御(PGHL) $鈞御工程 (PGHL.US)$ :巔峯漲幅+2584%,回撤98.8%,上市126天行情
- 承創互連(CCTG) $CCSC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(CCTG.US)$ :巔峯漲幅+608%,回撤94.7%,上市13天行情
- 華贏控股(SWIN) $華贏東方 (SWIN.US)$ :巔峯漲幅+1714%,回撤97.1%,上市188天行情
- 拍明芯城(IZM) $拍明芯城 (IZM.US)$ :巔峯漲幅+1205%,回撤95.8%,上市396天行情
已進入合股階段的有兩隻。股價跌至底部,公司通過合股,然後通過增發和一系列印票手段增加莊家籌碼和稀釋小股東,一來一回莊家再次形成控盤。
- 有家保險(UBXG) $有家保險 (UBXG.US)$ :巔峯漲幅+609%,回撤99.4%,上市第146天行情,11月27日合股,16合1
- J-LONG(JL) $即亮集團 (JL.US)$ :巔峯漲幅+499%,回撤99%,上市第35天行情, 12月10日合股,10合1
由於實控人和部分大股東通過場外方式提前出貨,導致中概股經常會"莫名其妙"多出流通股,使得實際Public Float與各大平台(Yahoo、Finviz/TradingView、券商APP)顯示的數據嚴重不符。這種流通盤數據的不透明是中概股的典型特徵。
小妖:
巔峯平均漲幅+197.1%,回撤64.3%,平均上市第143天啓動行情。
2. 距發行價巔峯漲幅>499%的是妖王,>100%的是小妖
3. 且,做市週期已完成,即回撤>50%(股價漲100%,回撤50%就虧光了)
23年至今,共上市中概90只,拿掉De-SPAC和SPAC IPO,還有87只,直接說結論:
1. 多迷你盤,優質圍飛標的:87個標的中,超過八成(72只)發行規模在2,500萬美元以下,近七成(60只)在1,000萬美元以下,中位數僅820萬。小規模發行便於莊家「圍飛」(發行股票由莊家控制,方便日後操縱股價謀利)。
2.以非市場化資金滿足IPO發行額度:以$1000萬美金髮行爲例,有以下幾種方式:
- 實控人/關聯方/親戚好友資金
- 折價配售(或低至2折):莊家成本爲$0.8/股,實際公司到賬僅200萬美金(未扣除相關費用),因爲外國發行人(FPI)不用批季報10-Q,所以等年報20F補資金缺口,資金用途(use of proceeds)去到可見度不高/意義不明的地方
- 結構單: 類過橋貸款,大股東/實控人籤保底協議(~12%年化收益)
對於發行規模在$7500萬以下的公司,由於其Non-Accelerated Filer身份,無需遵從404條款中外部審計出具內控報告的要求,爲公司財務管理提供了較大靈活度,更重要的是,這類"規邊"配售的實質特點在於:表面看是股權分散的市場化發行,實際上是通過各種配售安排實現股權的完全控制。
3. 拉高出貨,高度一致的操作特徵:整體看,2倍左右的漲幅空間和6折以上的回撤深度,幾乎是一個標準模板(巔峯平均漲幅爲+197.1%,平均回撤-64.3%)。從上市日到巔峯日平均耗時143天,早於180天的首輪限售解禁期(因爲統計數據包含了23年上市的股票,所以某些品種做了至少二波的「市值管理」)。說明什麼?多快進快出,在解禁前快速拉升->出貨->歸「零」。
4. 收割週期極短,核心爲3-5天:一個典型的小盤股IPO項目,成本(含中介費用)爲【$200萬美元】,以$800萬發行規模爲例,莊家控盤200萬股(發行價$4美元)。
上市至今日均交易量爲27萬,交易額爲132萬美元(以中值爲準),按這個數計算,日均換手13.5%。"妖王"上市後約兩個月(64天)啓動行情,日均成交量爲市場的2.2倍多(60萬/27萬),成交額爲476萬/132萬=3.6倍多(拉升力度更大),巔峯漲幅650%(中值)。
5. 美股迷你盤IPO的核心在於"出貨"環節:說好聽點是找「流動性」的過程,說難聽一點是尋找合適散戶接盤的精心設計找韭菜。怎麼理解?迷你盤實質缺乏真實市場關注度,沒有外資機構投資持股背書,也缺乏專業做市商報價支持。
在實際運作中,這類股票的日常交投很大程度上依賴人爲維持(付費服務)。控盤方通過程序化對敲交易維持基礎交投/或幾個夜間交易員,營造市場活躍的表象。這個過程會持續到尋找到合適的出貨窗口,往往需要通過多種手段協同進行。
1.社交媒體精準引流策略:通過Telegram/WhatsApp等社交平台建立的投資群,通過信息差和社群氛圍營造稀缺性認知製造FOMO(害怕錯過)氛圍,或者利用小衆社群效應來帶動投資情緒,高效但成本較高。
2.引空策略:核心是在關鍵價位吸引空單,通過拉升觸發空頭回補,被迫回補的空單會轉化爲強力買盤,加速股價上漲。或者空頭獲利了解同樣提供大量流動性。ORIS、PGHL、長安能源(PTLE) $長安能源 (PTLE.US)$ 等標的表現可以看出這種典型特徵。
3.電子盤測試:前期通過換手交投數據刷單,製造活躍。在不同時段(包括盤前)通過小額賣單探測市場深度,當測試發現有理想的懲戒力度,再利用窗口大規模出貨。以做市商角度,能不能在電子盤階段引來流動性,基本取決於這幾個因素:歷史換手/機構持倉結構/期權活躍度/板塊效應等:
-歷史換手:經驗看,過去3個月日均換手要在15%以上。數據顯示這類股票在電子盤更容易激活做市商的報價義務。
-機構持倉結構:比如Citadel、Virtu這些做市商的持倉比例要夠大,一般要佔流通盤的8%以上。
-期權活躍度:期權成交量/持倉量(Options Volume/OI)比率高的股票,更容易在電子盤吸引高頻交易,因爲他們要對沖gamma風險。
-板塊效應:如果同板塊已經有股票啓動,其他標的電子盤流動性會顯著提升。數據顯示關聯度能達到0.7以上。
電子盤測試的流動性觸發成功率是一個概率分佈問題,而非必然結果,邏輯如下:
6. 已有品種步入合股階段,啓動下一波週期:
妖王:
- 閩東紅(ORIS) $閩東紅 (ORIS.US)$ :巔峯漲幅+1300%,回撤96.8%,上市第49天行情
- 星輝印刷(SFHG) $星輝新發展 (SFHG.US)$ :巔峯漲幅+500%,回撤95.1%,上市第55天行情
- 中金科工業(ZJK) $中金科工業 (ZJK.US)$ :巔峯漲幅+510%,回撤62.5%,上市64天行情
- 均御(PGHL) $鈞御工程 (PGHL.US)$ :巔峯漲幅+2584%,回撤98.8%,上市126天行情
- 承創互連(CCTG) $CCSC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(CCTG.US)$ :巔峯漲幅+608%,回撤94.7%,上市13天行情
- 華贏控股(SWIN) $華贏東方 (SWIN.US)$ :巔峯漲幅+1714%,回撤97.1%,上市188天行情
- 拍明芯城(IZM) $拍明芯城 (IZM.US)$ :巔峯漲幅+1205%,回撤95.8%,上市396天行情
已進入合股階段的有兩隻。股價跌至底部,公司通過合股,然後通過增發和一系列印票手段增加莊家籌碼和稀釋小股東,一來一回莊家再次形成控盤。
- 有家保險(UBXG) $有家保險 (UBXG.US)$ :巔峯漲幅+609%,回撤99.4%,上市第146天行情,11月27日合股,16合1
- J-LONG(JL) $即亮集團 (JL.US)$ :巔峯漲幅+499%,回撤99%,上市第35天行情, 12月10日合股,10合1
由於實控人和部分大股東通過場外方式提前出貨,導致中概股經常會"莫名其妙"多出流通股,使得實際Public Float與各大平台(Yahoo、Finviz/TradingView、券商APP)顯示的數據嚴重不符。這種流通盤數據的不透明是中概股的典型特徵。
小妖:
巔峯平均漲幅+197.1%,回撤64.3%,平均上市第143天啓動行情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